為進一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強金融法學人才交流和培養,切實提升金融審判能力和水平,強化金融法學研究和司法實踐相得益彰,實現金融司法資源和高校學術資源互通互補共享,在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迎澤法院)金融法庭即將掛牌運行之際,經迎澤法院與山西財經大學(以下簡稱山西財大)法學院、金融學院、高質量發展政策與法治研究院前期充分磋商醞釀,雙方決定共建數字金融法治研究基地、高質量發展政策與法治研究基地。
1.啟動儀式
6月1日上午,共建研究基地簽約及揭牌儀式在迎澤法院金融解紛E站(金融案件智能調處中心)隆重舉行,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張劍,山西財大法學院院長樊云慧、金融學院院長李靜萍、高質量發展政策與法治研究院院長楊郁,山西省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會長張旭娟,迎澤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鋼出席并進行簽約、揭牌。山西財大法學院、金融學院的部分專家學者以及迎澤法院立案庭、金融法庭部分干警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簽約及揭牌儀式由迎澤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茆世偉主持。
2.簽約儀式
3.現場參觀
樊云慧、李靜萍、楊郁、張旭娟等專家學者實地參觀了迎澤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多元解紛區、金融解紛E站(金融案件智能調處中心)以及正在進行的調解、庭審現場,并與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迎澤法院金融解紛E站(金融案件智能調處中心)在金融糾紛急劇增加、僅依靠傳統人工遠不能滿足解紛需求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目前,迎澤法院引進新視云、海規、漢資三家科技公司駐場試運行,具體開展訴前財產保全、調解、支付令、金融智審等多種業務,構建起“保、調、裁審、執”一體化平臺,實現線上批量立案、批量辦理,為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提供一站式多元服務,為多元化解和訴中審判中提供強大的信息智能支持,從而使得金融解紛提速增效。
目前,該一體化平臺機制運行態勢良好,效果顯著。
4.金融座談會
隨后,到會人員舉行了座談會。王鋼詳細介紹了設立研究基地的背景和目的,展望了法院運用科技平臺解決金融糾紛的美好前景,同時指出雙方要進一步細化框架協議的各項內容,建立聯絡機制,鼓勵山西財大博士、碩士研究生入駐迎澤法院開展具體工作,共同將研究基地做實做好,實實在在運行起來。
樊云慧從學生入駐、校企共建一門課程、發布金融審判白皮書、發布申報金融審判課題、共同開展晉陽法律職業大講堂、聘請法官擔任校外導師等多角度提出落實落地的共建機制,以此促進金融法治人才培養、金融法治理論研究和金融司法審判。
李靜萍從法經濟學的視角提出要建立金融審判案例庫為審判、教學提供參考,要善于運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司法審判的效率,從交叉學科的研究為金融審判實踐提供專業支撐,特別是隨著新的金融業態的出現,前端金融監管的研究對于實現訴源治理意義深遠。
楊郁從宏觀、中觀及微觀三個維度談到要探索一條共建的新路子,要形成一套落地的好機制,打造出特色鮮明的亮點。
張旭娟會長表示山西省法學會金融法研究會將為迎澤法院金融疑難案件提供更多專家意見,希望與迎澤法院有更多的深度合作。
張劍詳細介紹了太原市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解讀了做好訴源治理的價值和意義,強調一定要積極推進研究基地建設,細化機制,落到實處,法院和高校之間少一些文來文往,多一些人來人往。
山西財大的其他領導、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表了專業強、視野廣的見解。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此次“雙基地”的揭牌實現了金融司法資源和高校學術優勢互通互補共享,建立了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協同創新合作機制。迎澤法院將以此為契機,緊緊圍繞迎澤區委、區政府打造“全省金融聚集區”的工作目標,充分保障金融秩序與安全,妥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建設首善迎澤、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貢獻迎澤法院人的力量!
來源:晉陽劍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