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司法保障,黎城縣政法系統深刻把握建設“三無”“三可”營商環境的內涵實質,發揚“四敢”精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提高執法司法質效和公信力,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統一思想 強化保障
凝心聚力抓落實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開展市場主體提升年活動,堅持在行政審批上做‘減法’,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全力提升行政服務效能?!敝泄怖璩强h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順利召開,奏響了黎城高質量發展“奮進曲”。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黎城縣政法系統全力落實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層層召開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措施,完善了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政法機關充分發揮好法治引領保障作用。組織召開5次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工作推進會,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難題問題。組織政法干警專題培訓2次,教育引導廣大政法干警深刻領會開展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了以政法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全縣現代化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聚力維護市場秩序、提振企業信心、化解涉企矛盾、強化涉企服務,努力打造一流的法治營商環境。
宣傳發動 營造氛圍
同頻共振抓推進
“‘與民同心 為您守護’,打擊和預防經濟犯罪,我們共同行動”,在第14個全國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活動宣傳日來臨之際,黎城縣政法系統聯合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銀行、保險公司等相關單位、企業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號召大家共同參與預防和打擊經濟犯罪活動,將系列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題法治宣傳活動推向了高潮,向全縣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展示了政法系統打擊經濟犯罪、服務民生的堅定決心。線上依托“黎城政法”“黎城縣人民法院”“長治黎城檢察”“平安黎城”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新媒體矩陣,開辟“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我為群眾辦實事”專欄,發布信息600余條,使用市場主體能夠廣泛理解接受的語言形式,及時準確地進行形式直觀、易看易懂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文件解讀和政策宣傳,積極推廣全縣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領域形成的典型經驗做法,著力營造“人人關心營商環境、人人維護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轉變觀念 主動上門
提檔升級抓服務
“‘一把手’要在創優環境的各階段、各環節、各項具體業務上,主動履職、親自協調,積極推動工作落實?!痹谌h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縣委、縣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要求。黎城縣政法系統立足自身工作實際,制發《黎城縣政法機關班子成員定點聯系服務企業人員名單》,實行政法各單位主要領導人包聯企業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入企服務,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形成包聯“責任到人、服務到企”的無縫銜接,累計入企走訪調研8次,召開座談會2次,送法入企宣傳4次,幫助企業解決難題4件。組織公共法律團深入開展“一周一村行、一月一入企”公益法律服務宣傳活動,開展“送法進企業”等活動4次,舉辦法制講座4場次,接待解答企業及員工各類法律咨詢480余人次。針對企業比較集中的經濟開發區內政法力量薄弱、服務企業能力有限等問題,縣委政法委積極協調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公安局、縣司法局在經濟開發區內設立了駐工業園區派出法庭、檢察室、警務室、法律服務調解室,全面強化開發區政法機關服務企業一線力量,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依法妥善審理執行了涉裕福氫能源項目土地租賃合同糾紛案、山西核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勞動爭議案、長治圣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執行異議案、黎明劇團勞動爭議案等一系列涉企事業單位、項目建設案件,推動政法機關服務企業工作提檔升級。
立足本職 重拳出擊
嚴打犯罪抓穩定
“一開始接到法院的電話讓我去領錢,都不敢相信是真的,沒想到這些錢還能要回來?!币晃槐缓θ嗽诶璩强h人民法院集中退賠大會上領回屬于自己的退賠款后說出了自己的心聲。黎城縣政法系統聚焦主責主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對建筑工程、礦產開采、交通運輸、市場流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強化監管整治,緊盯涉企涉眾、虛開騙稅、非法經營、合同詐騙等突出經濟犯罪,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經濟類犯罪、涉企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突出違法犯罪,破獲經濟類案件1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挽回經濟損失1.8萬余元,強化涉中小企業案件執行,整治涉企積案掛案,執結涉企業執行案件74件,執行到位金額5670175.37元,有效保障企業、群眾合法權益,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護航了經濟社會發展。
簡化流程 開拓創新
建章立制抓長遠
“辦事效率非常高,黎城這個地方環境不錯,太感謝你們了?!蹦称髽I負責人對上門送證的黎城縣公安局西仵派出所民警豎起了大拇指。黎城縣政法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多設“路標”,不設“路障”,制定便民措施18條,大力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改革,深化“一網通辦”服務,創新“在線法院”和“云上法庭”開啟跨域立案新模式,對各類行政許可、審批、確認、備案等業務工作,簡化服務流程,服務民營企業零距離,做到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努力實現“只進一次門、只跑一趟路”。組建23名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民營企業律師服務團,幫助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化解矛盾糾紛,為8家民營企業開展了法治體檢,出具《法治體檢意見書》8份,提出意見建議24條,服務企業零距離,用政法機關“溫暖服務”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質量”。
來源:黎城政法微信公眾號